首页

妍妍女王s 厕所圣水洗脸视频

时间:2025-05-22 20:08:32 作者: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法学专家咨询工作会议在福州举行 浏览量:34423

  中新网贵港11月10日电 题:广西乡村发展中药材种植 民众致富有“良方”

  作者 岑记华 苏蕊花

  近日,走进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太兴村的乡间田野,放眼望去,一片片芡实种植基地映入眼帘,芡实叶片犹如墨绿圆盘铺满水面,长势喜人。

图为村民在管护芡实。岑记华 摄

  “我们村从2018年开始,流转土地种植芡实,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,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”庆丰镇太兴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加西说。

  近年来,太兴村在低洼地区种植芡实,发展生态农业。

  芡实素有“水中人参”的美誉,多生于池沼、湖塘等浅水之中。中医认为,芡实有益肾固精,补脾除湿之功效,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。

航拍芡实种植基地。岑记华 摄

  据了解,太兴村通过“合作社+村集体”的种植模式,种了680余亩芡实。其中,该村流转500余亩土地给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芡实,又以村集体为单位种了180余亩芡实。如今,小小的芡实已经变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。

  “我在太兴村种了500余亩芡实,在青岭村种了200亩,在大圩镇新建村种了395亩,预计亩产芡实300斤至400斤,亩产值2200元,总产值可达242万元。”庆丰镇祥源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伟祥介绍。

 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,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、经济效益好,民众种植积极性高。在管护、采收等农忙期间,基地务工需求比较大,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“家门口”就业的机会。

图为村民在采收藿香。肖梦诗 摄

  在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藿香种植基地里,工人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藿香连株割下,整齐摆放在田垄旁晾晒。

  “现在还没到农忙季节,听说藿香基地招人,我就约上村民一起来这里干活,每天干8小时左右,一天能挣100余元。”藿香采摘工人冯庚英说。

  据藿香基地负责人林仕文介绍,今年基地种植了100亩藿香,现在已经成熟了,产量预计有30吨至40吨,每天需要5名至6名工人采收,目前已经采收了50亩。

  小小中药材,既是治病救人的良药,也是增收致富的“良方”。目前,港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万余亩,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有10个,其中种植有穿心莲1700亩、芡实1100亩、艾草279亩、紫苏227亩等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五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广州召开

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|良渚古城溯源流

女主角扮演者周芷逸对无障碍电影的存在感到欣喜,“我们都对声音、对台词比较敏感,以前看电影要靠台词了解剧情,但有了无障碍电影,我们看的时候就能通过解说知道电影走向了。”

刷新认知!中国这一重大发现,改写全球教科书

记者在芒景山茶魂台看到,每组祭祀柱有五根,分别代表了布朗族、傣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佤族等景迈山区域内五个世居民族。以“和”为核心的景迈山茶文化,强调天和、地和、人和,身和、心和、意和,反映出养生、修性、怡情、尊礼的精神内涵,塑造了当地世居民族平和友善的民族性格,在有限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各民族之间不仅没有发生战争,而且相互帮助,和谐共存。

炉火长旺160年 最忆温暖在心间,全聚德老照片、老故事、老物件征集活动等你来

“我们两家人的故事,说起来其实就像在一个家庭中发生的。”库尔鲁西·乌斯曼说,50多年来,两家人相处成为了一家人。“谁家没有时间做饭,不用担心吃不上饭,直接去对方家吃饭。有时候出远门,把钥匙在对方家留着。说起来都是家长里短了。”

畅通主渠道稳定就业基本盘

东城区“王府井国际品牌节”融合消费场景集中亮相、首发首秀滚动上新,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。西城区重磅推出“金融街论坛购物季”,“约惠西城·国庆专场”活动纵享多重福利。朝阳区“花园节”汇聚百余家商户打造综合性市集,国际美食、文创潮玩、非遗手作引领潮流风尚。丰台区“惠购丰台 秋韵丰彩”购物嘉年华、“游玩赏秋”系列活动亮点纷呈,海淀区“国潮京品节”、石景山区“金秋国潮季”营造浓郁节日氛围。银联商务数据显示,假日期间,祥云小镇商圈、西单-金融街商圈、双井商圈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倍、2.7倍、1.7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